战“疫”大考,时不我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湘乡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下沉基层一线,用有温度的汗水和硬度的作风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展现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和担当。
组工干部刘亚杰逐户摸排、宣传。
“彭爹,在家吗?您的疫苗打了吗,麻烦给我看一下健康码。”“这是疫情防控的知识海报,贴在这里,您和家人都详细看一下。”……刘亚杰是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的干部,今年5月被派驻到棋梓镇连云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和村干部逐户上门,一轮又一轮摸排“两码一证”和发动群众接种疫苗,已经连续十天工作、吃住都在村上。
连云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家里留守老人多,刘亚杰经常遇到不太理解的、存有疑惑的老人,他也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一来二去,村里的大多数群众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他们到村里之后,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工作特别负责任,礼拜天节假日都没有休息。”村民彭继林说。
嘶哑的嗓音,疲惫的双腿,换来的是更加精准的摸排信息和全村疫苗接种任务基本“清零”的良好状态。“疫情就是命令,这段时间辛苦是肯定的,但说实话我们心里已经把辛苦抛诸脑后,想的只有全力把这场硬仗打下来。”刘亚杰表示,辛苦换来的成绩非常有成就感。
组工干部陈俊上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
今年34岁的陈俊是市委“两新”工委的一名女干部,这次她也积极响应号召,与其余4名组工干部一起来到棋梓镇梅花村,协助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为了心无旁骛做好工作,她把两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暂时交给了父母照顾,自己则每天早出晚归在村上奔忙。
经过几天的宣传发动,梅花村绝大多数群众都主动接种了疫苗,但一组的付国清、彭东英夫妇却迟迟未去接种。陈俊第一次来到他们家时,被这老俩口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有过两年村官经历的陈俊,没有丝毫气恼,而是与付国清、彭东英夫妇唠起了家常。第一次没有说动,第二天陈俊又笑嘻嘻地上门来了。一来二去,两位老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愿意和陈俊打开心扉说实话。原来老人担心自己身体不好,打了疫苗会有副作用,经过陈俊一番说明后才慢慢放心了。第五次上门的时候,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忽然阴云密布,眼看要下大雨,陈俊和一道来的村干部看到老人家里晒了满地的玉米,二话不说迅速帮忙抢收,让两位老人感动不已,主动提出了要接种疫苗。“用足够的耐心和真心去对待老百姓,从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老百姓还是十分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陈俊表示。
组工干部为打疫苗的群众提供全程服务。
据了解,此次市委组织部共派出33名组工干部,组成7个小组,分赴棋梓镇连云、梅花、余庄等7个村,化身宣传员、接送员、登记员,有序地推进了各村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免疫屏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