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组工网
湘乡组织工作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心系群众 情注事业

来源:湘乡组织工作网 2008-06-26 08:49:18

坐火车缓缓驶进湘乡市区的时候,有一个千米绿化带格外引人注目。紧邻着铁轨一侧,绿意盎然,月季等花卉穿插其中,宽敞的水泥路延伸上千米,道路两旁的路灯、政策宣传牌也给它增色不少。这抹城郊的亮色,就来自于湘乡市 望春门办事处城北村。这个村在短短几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道畅通了,庭院美化了,产业搞起来了,村级班子战斗力特别强,村民人均年收入达 4600元,今年被确定为湘潭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城北村地处城郊,紧邻牛形山。一句“村道泥土飞扬,村民东转西逛,村民人心涣散,村级班子瘫痪,计划生育失控,治安状况混乱”形象地描述了六年前城北村的真实面貌。加上全村仅有的四家厂子全部停产整改, 60多亩的厂房长期闲置,村级负债几百万,一个“穷”字始终困扰着城北人。城北村真的没有出路了吗?上级党委和村里的干部群众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复员军人宋江松。多年军旅生涯磨炼,十年经商办厂经验,宋江松不仅有铁一般的意志,更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头脑。在城北村,第一个开着解放牌卡车搞运输,又办起了自己的红砖厂,此时已拥有殷实家产的有钱人,能会丢下自己的生意来管村里的 “烂摊子”?没想到宋江松毫不犹豫:“是党员,就要带领乡亲们都富起来。只有让城北村变了模样,才对得起养育咱的这块土地!”

然而宋江松也深深地明白,城北村要想富,就必须将道路走宽。“要想富,先修路”。为了筹资,他跑累双腿,磨破嘴皮,争取相关部门的帮助。开工了,他带头捐资出力,不辞辛劳地挑石头运水泥,整个心都拴在工地上。骄阳似火的夏天,他身上不知晒脱了多少层皮。在他亲力亲为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义务出工 400多个,一条长3700多米、宽6米,耗资200万的大道从村头一直延伸至村尾。去年,城北村和桑枣村共同修建的全长2000米,宽7米牛形山路也已开工,今年,市级重点工程红色旅游线、320国道环城线也即将动工,这些越走越宽的路在城北人脚下延伸。村上电线设备陈旧老化,变压器不堪重负,电灯只有一丝丝亮,宋江松在村财政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找电力部门领导多次反映情况,争取各级投入,号召群众每户集资,耗资70多万元对全村3200多米的电网进行了改造,并争取电力部门支持,增设了315A的变压器。城北村处于干旱死角,旱情严重,为确保旱涝保收,宋江松多次请来水利局的领导现场办公,争取上面投入,与村民集资相结合,与临近的金塘、联盟村协调,把邻村的水渠引过来,投入40余万修建了3500米高标准的农田排灌水渠,并且水利硬化塘基9口,增加了蓄水面积,基本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提高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的问题在宋江松多年的埋头苦干中一个个迎刃而解。

基础设施建设初战告捷,极大的鼓舞了城北村人致富的信心。不到三年时间,城北村就购买了 400多辆摩托车,10多辆小车,有线电视遍及全村,青壮力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牵进了“因特网”,偿还了上百万的村级债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曾是困扰城北村工作的大问题。作为支部书记的他亲自抓这项工作,找对象谈心、交流思想,找“钉子户”做工作,主动开摩托车载对象到办事处作妇检……通过村支两委的齐心努力,城北村计划生育工作局面全面扭转,一直到现在连续6年未出现过计划外生育,被评为湘潭市计划生育优秀协会。城北村的各项工作在办事处村级绩效考核中连年位居先进村行列。他本人连续两届当选为湘乡市党代表,2007年当选为湘乡市人大代表。

宋江松心里清楚,集体经济成果的取得,村容村貌的改善,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班子的领导,他将诸多心血贯注到了村级班子的建设上。从 2002年上任伊始,他就一直是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集体决策,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是他多年来建设城北村班子的组织原则。村支两委成员在他的带领下,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调动,整个班子和谐融洽,战斗力有目共睹。今年,适逢第七届村级换届选举,宋江松又一次以高票当选为支部书记。但他主动提出不再担任村主任,大家一时难以理解。宋江松坦言:创业难,守业难,再创业更是难上加难。自己已经是近50岁的人了,城北村的发展,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不然,会误了事业的发展。他推荐年富力强的周湘青同志担任村主任,他是城北村土生土长的人才,在外磨炼多年,政治上成熟,思想品质好,经验丰富,懂市场。把城北村发展的重担交给他,一定能更上一层楼。老书记的提议得到全村党员和村民的赞同,周湘青以高票当选为村主任。城北班子老中青力量的平稳交接,给城北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城北村,除了感叹贯穿全村的宽敞明亮的水泥大道,鳞次栉比的村民小楼,紧张有序工作着的村级工厂,随处可见的养眼的花草树木,更深感受到的是整个村庄呈现出来的安定祥和、勤劳奋发的势态。多年来,宋江松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从解决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激励村民们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作贡献。他每年都要请 党校的 老师,蔬菜办、畜牧局、农办等农口单位的领导专家来村讲课,为村民们讲政策、授技术。今年,城北确定为湘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他更是卯足了劲,多次请农业专家来村现场考察,并亲自外出了解市场、找准本村的契入点后,决定成立城北蔬菜协会和食用菌协会,举全村之力,真正打响城北绿色蔬菜这块牌子,将本村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运往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生活富裕了,精神也不能贫困,绷紧精神文明这根弦,是城北村党风正民风纯的法宝。宋江松发现村上有找牌打、游手好闲的现象,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城北村长远发展的问题,于是便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开展“要发展,生活怎么过”的专题讨论,组织大家学理论,忆村史,谈感想。在大会上,宋江松动情地说:我们虽取得了成绩,但仅仅是小富,离党的富民政策的要求差距还非常大,决不能小富即安、小富即满。要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发展城北、如何建设城北上来,让周围的村子、城里的人都想到我们村上来走一走、看一看。语重心长的话语,使得刚刚萌生的享乐主义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一年一度的评选活动成了城北人生活中的大事。户户争创“五好”,人人争当“标兵”,上村里的光荣榜成了城北人的莫大荣耀。

“真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是宋江松坚信的一句话。为官多年来,他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谋发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提起宋江松几年来为群众办的事,城北村村民个个如家珍数。他八方奔走,积极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带头自筹资金,带头义务劳动。春播购种,他为困难户落实贷款,化解燃眉之急;逢年过节,他为五保户、低保护送钱送物,传递党的温暖;邻里纠纷,他亲自上门调解,维护全村团结;村民住院,他多次前往看望,捧出一腔真情。“抛出真心一颗,赢得民心一片。”宋江松时刻想着群众,他和村支两委在群众心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全村人民爱戴他、拥护他,只要是村里布置的工作,大伙儿都积极支持。

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城北村人为自己设计的远景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创办“绿色协会”;依托红色旅游线和 320国道环城线发展第三产业;建一流的村级小康文化中心和乡村庭院……把这个城郊的小村庄建设成村富、景靓、人更美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