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组工网
湘乡组织工作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立足党建谋发展 兴镇富民聚人心

来源:湘乡组织工作网 2008-06-26 08:33:48

 

湘乡市翻江镇有人口 4.3万人,辖4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有66个党支部,党员1476人,村(居)干部108名,乡机关干部职工135名,党委班子成员9名。近年来,该镇党委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实力湘乡、活力湘乡、和谐湘乡”为目标,以“立足党建谋发展,兴镇富民聚人心”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抓队伍强班子奉献于民、抓作风树形象情系于民、抓民主勤廉政 取信于民、 抓建设促发展兴镇富民”等措施,党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班子成员紧随护围,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在该镇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受到了省、湘潭市和湘乡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全镇群众的拥戴。

一、抓队伍强班子情系于民

2005年4月,时任湘乡市纪委常委的赵劲松主动放弃了许多乡镇干部羡慕的机关工作岗位,担起翻江镇党委书记的重任。上任伊始,他通过调查了解,翻江存在“三难”:一是基础设施难;二是计划生育难;三是信访维稳难。他认为破解“三难”的关键在党委班子。因此,他在该镇党委会上提出“立足党建谋发展”的工作思路,要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过程中,在强班子、管好人,用好人上下功夫。

一是以提高党委班子成员执政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加强学习教育和培训,该镇党委制定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理论辅导与集体讨论、走出去与请进来等形式,注重学习实际效果,不断提高中心组成员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如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除了参加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每周二的集体学习外,还制定个人自学计划,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学习内容上,除了进行党的政策理论学习外,还学习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该镇党委从班子自身建设抓起,要求其班子成员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政策最基层的执行者,要把党的温暖及时传达给群众,要把发展地方经济时刻放在脑里,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做到情系于民。只有这样,才谈得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才会让人民群众拥护、支持、满意、高兴。通过不断学习、讲党课和培训教育,班子成员工作能力、自身素质、亲民近民意识明显提高。 2005年3月,党委书记赵劲松与一班人在走访中了解到,吉长村特困农民吴洪生智力低下,一直与62岁的老母居住在一间仅12平米的茅草房中,生活极其艰苦。此后,赵劲松除平时用自己的工资予以接济外,在2006年,还多方争取资金近5000元,帮助娘俩盖起了一栋53平米的砖瓦结构“爱心房”。并在党委的倡导下,2006年,翻江镇全体机关人员在党委的倡导下积极行动,多方募捐15万多元,为全镇408家困难户及时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二是以强基固本为目标,党委一班人率先垂范作表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镇党委结合翻江实际,推行镇机关站办所干部竞争上岗,那次竞争上岗就有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竞选为镇所长职务。村居换届选举中,对村(居)干部中工作不作为,没有群众基础,工作能力欠缺的干部进行了变动,实行了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使当选的村干部倍感压力,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份权力与责任的来之不易。采取这些手措施,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加强了党委对干部的管理,十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广泛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给无职党员明任务、压担子,还加强了对上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培训制度。使上岗党员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群众工作方法,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并建立上岗党员定期汇报制度,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上岗党员汇报会。要求党员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向党支部汇报,让党支部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如 2005年5月30日 ,翻江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特大暴雨,该镇先后接到吉洞水库、铁马水库、横子冲水库出现险情的报告后,凌晨 5点多钟开始,党委负责人带队的险情排除组就出现在各水库大堤上。当吉洞水库出现异常险情时,险情排除组及时组织100多名干群排除了险情。吉洞村70多岁的傅光宗老人感动地说:“不到早上6点,我们村上好多村民都没起床,镇上就组织党员干部帮我们吉洞抢险来了,党和政府想得及时周到啊”。

三是以凝聚力量为目的,积极培养党员干部之间的合作意识。俗话说:“独木不成林”。要想把工作干好,就必须依靠和凝聚大家的力量,党委班子与行政班子,党员与群众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增强工作之间的配合 ,做到了政令畅通、团结一致。如堪称“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翻江镇一直处于湘乡市二类乡镇,工作很是被动。2005年,镇党委大胆提出了“党委班子挂帅,举全镇之力,半年摆脱被动,一年提升成绩,二年步入先进”的响亮口号。他们制订出台了《翻江镇计划生育综合考核办法》,镇党委分别与全镇站办所、驻村干部层层签定责任状,强化了“包保”责任和协调合作意识。党委一把手率先带头包人口最多、难度最大的侧山村,使该村当年期内无一例计外出生,由老落后首次变成了新先进。同时,该镇党委每个季度再组织一次对各片、各村完成任务情况的检查考核,并严格按照记分细节搞好评估排队。此外,镇党委要求镇财政里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在湘乡市率先推行计生工作季度讲评会,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个人和单位分别奖800元、600元、400元,对排名后三位的单位和个人和综合评分低于75分的实行黄牌警告。这些举措,使翻江镇近年来的计划生育率达94.4%,多孩率控制在0.63%以内,村为主达85%,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湘乡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一举跃入湘乡市前列。

二、抓作风树形象奉献于民

为了实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机关作风新风尚,翻江镇党委在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上,主要抓了两点:一是抓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做好示范带动。 2006年,该镇对全镇党政领导干部、党员同志进行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充分宣传发动,认真学习条例、法规,公开征求意见,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等形式,针对新的形势,镇领导班子成员、各站办所负责人每位同志重点查找出在工作作风上有无“虚、浮、懒”现象的发生,以及在廉洁自律方面执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每个党员都制定出限期整顿措施,让群众监督全镇机关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情况。通过思想、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解决了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作风涣散、纪律松驰,工作浮飘的问题,树立了务实拼搏、奉献于民的良好现象。二是倡导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实现工作中心下移。该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形象在一线树立,业绩在一线创业,真正掌握和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翻江镇党委在全镇机关推行了“321”工程,既党员干部每周下基层调研3天,每人联系农户2个,每人提供致富信息1条。几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走村串户,谈心交友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方面向群众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另一方面让包片领导、包村同志和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如2005年10月,该镇武陵砖厂的福建籍老板郑华携带100余户农民的100多万元预付砖款潜逃。镇党委果断决策,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4万元专款,先将60名外地民工妥善安置,然后安排司法所2名同志与派出所的同志一起上福建追逃。通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将诈骗犯郑华押解回湘,受害群众的血汗钱分毫未损。再如翻江镇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关闭时,由于多种原因拖欠储户利息近20万元,涉及全镇49个村(居)近1000户农民,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兑付。2006年,在该镇党委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下,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全部将利息兑付到位。该镇曾家山居委会60岁的老支部书记周威宇对党委书记赵劲松说:“赵书记,你们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翻江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永远支持你们”。

三、抓民主勤廉政 取信于民

“抓民主、勤廉政,手不伸、脚不懒”,是近年来翻江镇党委的“十二字”守则。该镇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决策机制,并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党委工作和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等。凡涉及重大问题,由班子成员在党委会议上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如作为党委书记,在干部调配上,在资金项目安排上,可以说大权在握,但该镇党委书记赵劲松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度,所有重大事项一律集体研究,集中决策,从不搞一言堂。在执行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上,该镇始终坚持由镇长一支笔审批,除了从客观上把握以外,从不直接干预和插手具体的财务。除了在执行纪律上不搞特殊外,党委班子还率先垂范,提倡厉行节约,招待上级领导和来宾,不论领导职务高低和来宾贵贱,一律到机关食堂就餐。下村走访,一般不到村里吃饭,需要吃饭的他也总是自交伙食费。

同时,这个镇有效地用“联系制度、谈心制度、慰问制度”为措施来破解“信访维稳难”这道难题。第一,他们将全镇所有重点信访对象和计生对象都责任到人,由一名班子成员挂帅,若干党员干部包干负责。责任人必须与包干的责任对象保持联系,及时掌握责任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党政联席会议每月专题研究一次有关信访工作的问题,所有班子成员都必须介绍自己所负责对象的情况。第二,他们要求所有责任人每个月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活动前都必须与责任对象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做好有关工作。第三,每逢重要的节假日,他们都要组织责任人对责任对象进行慰问,少则几十元,多则 100至200元,钱虽不多,但送去的是一份真情、一份关怀,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的。如该镇有一个残疾人曾经在长沙开跑跑车,长沙取缔跑跑车后,就长期在省委、省政府上访、静坐,并多次跑到北京上访,翻江镇的人大副主席联系他后,一方面到民政部门为其争取了一笔住房改造资金,帮他将住房进行了维修改造;另一方面通过残联帮他解决了一台助残车辆;为了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又帮他争取了低保。现在这个对象不仅明确表态不再上访,而且还与这个人大副主席成了好朋友。还有一名幼师,因待遇问题长期上访,其行为十分极端,曾多次在上访过程中自杀未遂。该镇的宣组委员联系她后,通过各种关系千方百计帮她爱人调动了工作单位,又帮她本人解决了城镇低保,并且隔三岔五找她谈心,做好安抚工作。现在该对象情绪基本稳定,已有近一年时间没有去上访了。近几年,该镇信访总量和进省赴京上访人数在总体下降了80%。

四、抓建设促发展兴镇富民

翻江镇通过对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及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和制度的健全,在全镇形成了一种规范化管理格局,干部工作有为、有味;镇党委、政府工作有序、有绩。翻江镇近几年的变化如何,看该镇去年的一些数字就比较明了。 2007年,翻江镇农业总产值23713万元,农业增加值14228万元,粮食总产增达2.5万吨,人平纯收入增达4022元, 完成招商引资12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达2100万元,创历史上最高。

翻江镇历来是基础设施薄弱,各项建设相对滞后,对此群众有些意见。近年来,翻江党委一班人坚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理念。为此,他们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主动亮出“贫困牌”,敢于将翻江的贫困状况向各级领导实事求是地汇报。在获得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支持的同时,通过创新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办法,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观念,从而激发了群众筹资筹劳搞建设的主动性。连续三年里,翻江累计投入 1850多万元,掀起“路、水、电、通讯”四大工程建设热潮,目前,翻江镇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全镇硬化县道12公里、乡道28公里、村道80公里,整修改造村、组道路40公里;整修加固小型水库12座,整修加固大山塘200口,硬化渠道13公里,维修大型河坝28处,整修河堤11公里;完成12个村的农网改造,解决了50户无电户的用电问题;新建8座通讯铁塔,手机信号覆盖率达100%,新增有线电视289户、卫星接收用户2380户;兴建了翻江农村客运站和垃圾处理场,新增农村沼气池1100口,解决了13个村10500人的饮水困难。该镇洪门、东坪、瓦屋、桃林等村成为湘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成功经验被湘潭市作为典型在全市推介,基本解决了全镇基础设施难的问题。

基础设施好了,翻江镇一是不忘优化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2006年3月,该镇冰花米厂投资120万元启动第二期扩改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地一些群众以种种借口阻碍施工,想从中得好处。镇党委得知情况后,主要负责人带领机关干部并组织派出所、工商所等执法部门介入调查,一天内平息了事态,恢复了施工,并以此反面教材通报全镇。现该镇的企业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几年里,翻江镇新建了皇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兴旺塑料制品公司、翻江童床厂、波比木业等一批规模工业企业,新增税收达100余万元。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该镇在巩固和优化粮食、牲猪两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壮大了一批特色产业。他们利用坡多、草多的优势,饲养黑山羊等草食动物。2008年,预计全年黑山羊可出栏9500头以上,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玉米、木瓜、红薯、中药材等种植业在翻江镇也得到迅猛发展,初具规模。该镇洪门村发展水面养殖120亩,产值达20万元。该镇东坪村大力扶植天麻、百合等中药材种植,形成特色。该镇荣林村开发传统木瓜,引进战略投资者成立了食品加工厂,延长了农产品的加工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他们利用矿产资源优势,扶植一批采矿与加工企业,现全镇有采石场12个,碎石厂5个,石矿1个,年产值3000万元。桃林村现有采石场4处,碎石厂2个,组建了翻江镇石业有限公司,在湘乡形成了品牌,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的翻江镇在该镇党委的带领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该镇党委书记赵劲松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途中,党委一班人将发挥核心作用,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做农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贴心人,为建设“富裕翻江、活力翻江、和谐翻江”而努力奋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