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深兵,男,1975年12月出生,现年3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96年9月参加工作,现担任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一包装车间副主任,负责包装车间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杨深兵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最辛苦的生产车间,从普通的操作工、机修工到现在的机电设备管理付主任,他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与榔头、钳子、设备、维修工打交道,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把自己的智慧和青春融入到了每台设备,把汗水洒在生产车间,为企业的腾飞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杨深兵同志多次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杨深兵同志一贯拥护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他积极投身和参与企业的各项改革,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他平时注意自觉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由于杨深兵同志表现突出,在今年的2月份公司委以重任,调他去一包装车间担任副主任,负责包装车间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一包装车间是全省最大的纯生生产线,生产任务重,严重缺少设备维护人员。杨深兵深知责任重大,接到新的任务后,他对这条科技含量高的流水线设备运近3年来未能达到设定效率的原因进行了一一排查与剖析,针对小故障多,维护保养不到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巡检、点检制度,确保设备正常;他钻研技术,当内行,对车间大小几百台设备构造、性能了如指掌;他重视传帮带,经常组织车间的机修人员对设备的维修保养进行学习,使机修团队的整体水平逐步提升。
正因为他这种带头拼搏的先锋模范精神,带领他的团队攻坚克难,结合生产过程中设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大胆的进行了技术创新改造,同时加强对设备维修保养,从根本上改变了设备运转不正常、车间生产停等时间多的现象,使一包装车间生产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
二、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他担任包装生产机电设备副主任多年,全面负责对包装设备的管理、维修、技术改革工作,机修技术精,业务能力强,参与公司历次重要的设备技术改造。每次都负责包装设备的机械、电器的安装、调试,他都能出主意想办法,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使设备及时投入运作。工作中他不计时间、报酬,不怕苦,早来晚归,全身心扑在设备维护上。
2011 年12月二包车间有着十多年历史的杀菌机故障频出,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生产,急需更新。买一台崭新的杀菌机需要300多万元,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为保障生产,又节约成本,公司决定对杀菌机进行技改。杨深兵带领车间机修人员同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技改。经过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改造,仅仅花了40万元就把杀菌机修理得焕然一新,光这一项就为公司节约成本200多万元。杀菌机的配件全部更换,光用焊条就用了300多公斤。当时的维修现场一边是雪花飘扬,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最后调试的那些日子,为确保设备早日正常投入生产,他通宵达旦地坚守在维修现场,一直到设备调试正常。
今年4月,公司投入600多万元继续对一包车间进行技改,增加一台理瓶机和一台预洗机。他带领维修班不分日夜,利用公司的废旧材料,为公司连接四百多米不锈钢管道,加班加点圆满的完成了公司交给的技改任务,为公司节约成本10多万元。
杨深兵工作勤于思考,非常注重工作细节。对车间的每一台设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关心。他经过长时间琢磨和观察,发现插箱机后的输箱链道时有一条一次过完六箱成品需0.6秒,而起保护作用的感应开关却只设定了0.58秒。由于0.02秒的差距,造成电子称误打,影响了产品质量。经过调整程序,少酒的现象完全杜绝了。他刚到车间时看到操作工为了使堆码成品啤酒的托板到位,有一个用杠子撬托板的动作。他就问操作工,这个撬了多少年,员工告诉他撬了3年了,每天30多次。他仔细观察后反复琢磨、实验,把挡托板处的挡板往后调了20几厘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托板做到一次性到位,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托板的损耗。
正是由于诸多细节的调整和改造使一包效率迅速提高,车间的各项消耗也快速下降,使吨酒成本由原来的1050元/吨下降到现在的950元/吨,为公司直接创造了效益。
杨深兵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勉、踏实地默默奉献,彰显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