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组工网
湘乡组织工作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湘潭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沈祖铭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湘乡组织工作网 2012-07-11 08:22:09

沈祖铭,男, 1945 年出生, 1979 7 月入党, 2006 年至今担任龙洞镇康加村第二党小组组长, 2008 年任康加村纪检委员, 2009 年,组织成立康加村养殖协会,任养殖协会会长,同时任康加村老年协会会长。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但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走上养殖致富道路,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 做发展经济的排头兵  

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看不出他与别的农民有任何不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甚至有点木讷。但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能人。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脱贫致富点子多、帮助别人心肠热的人。在乡村,有很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也有很多人经他带动脱了贫。  

他头脑灵活,思路开阔, 2006 年,带领 3 户农户开始养殖土鸡增收致富的尝试。经过摸索和学习,掌握了养殖技术。他自己养殖土鸡 2 千多只,成了全村最大的养殖户,他说 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9 年,他组织建立了土鸡养殖协会,并被广大养殖户推选为协会会长,他把自己的 鸡苗和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送给周围的农民群众,积极发挥养殖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 形成了全市影响较大的鸡和鸡蛋产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社,使当地人均纯收入增加 1000 元以上。 如今康加村民家家有养殖副业,生活水平大大提升。  

二、做支持建设的热心人  

村里有事, 沈祖铭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他始终把 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 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勤劳致富以后,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支持村上的公益事业,为村上的道路硬化建设出钱出力,还动员儿子、媳妇捐款,为村上修路共计捐献 1 万多元。他主动承担村级保洁员,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清扫好村级道路,保持道路清洁,让村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自己没读什么书,甚至初中没毕业,但他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他知道村上的娃儿要上学才有出路,以前村上的娃儿要走很远的路去大田村上学,为了让娃儿们能就近上学,他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投资捐款筹建康加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很多热心人都投资投劳,康加学校能够筹建成功,他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只要经过康加学校,你都能够听到朗朗的书声。  

三、做协调矛盾的调解员  

积极协调群众矛盾,对群众诉求,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想法设法帮助解决。对个别群众提出的无理要求,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解释疏导,努力建设和谐村庄。在调解村组矛盾纠纷中,他不偏不倚,光明磊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敬。村民谭和刘两家因 5 分宅基地,争吵了近 50 年,双方都想借用这块地建房子,矛盾急剧升温。沈祖铭及时找到两位老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两位 老冤家 终于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宅基地归谭家所有,由刘家补偿给李家 1600 元,两家人终于握手言和,几十年的积怨骤然冰释。  

四、做助人为乐的模范者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关心群众、体谅群众, 2009 年,组织成立老年协会,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组建鼓乐队,每逢老人过世,开展义务送乐活动,送老归山,他就是通过这样平凡的举动,赢得群众的赞赏。此外,他多次向困难群众捐钱捐物,帮助群众解决迫在眉睫的困难。村上有个贫困户张爱国,他人太老实本分,又没有农村经济头脑,只有一身蛮力气,见此情形,沈祖铭积极引导他教育他,同时耐心地把自己的养殖技术和致富本领传给张爱国,帮助张家成功致富,古人云: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沈祖铭他没读很多书,但他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以行动证明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村上有个学生名叫张慧,家庭十分贫困, 2010 9 月考上了昆明师院。为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沈祖铭每月资助她 200 元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沈祖名的党龄 30 余年,用他自己的话说: 干了一辈子,从不吃群众的,不拿群众的,公道做人,认真做事。 他始终牢记宗旨、不忘责任,始终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做到了全心工作、真心为民。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又普通,却处处折射出党员的先进性。


扫码分享